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是思政理论课教学机构,是意识形态主阵地。思政课教师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承担重要职责,讲好“政治课”,首要的任务就是讲政治。自学校主题教育开启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紧紧抓住主题教育的良好机遇,紧密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以“四个结合”为抓手,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全面提高高质量发展能力。
主题教育与教学工作结合,发挥引领作用。学院深入学习、全面准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其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融会贯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将政治语言转化为学术语言,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为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讲好其他几门思政课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
主题教育与理论宣讲结合,提高服务能力。马克思主义学院认真制定主题教育方案,组织教师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个人自学、集体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周末理论大讲堂”,跟着专家学,相互交流学,力争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全面把握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组织8名教师参加本溪广播电视台“辽海讲坛”节目录制,面向社会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11名教师组成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已面向全校宣讲13场,受众800余人。目前,组织9名教师组成了主题教育宣讲团,正按照学习专题面向全校进行宣讲服务,帮助全校党员、干部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党性修养。
主题教育与文化建设结合,营造良好氛围。在主题教育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推进标准化建设。面向全校征集学院院训、院徽,经过广泛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完成院训院徽设计,丰富了学院文化建设成果,营造了良好育人氛围。文化建设既是主题教育的重要成果,也必将引领学院各项工作迈向新台阶。
主题教育与意识形态结合,牢牢守住阵地。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面对艰巨复杂的国际国内意识形态斗争形势,面对思维活跃的青年学生,面对网络监管难度大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构建了学院党总支、党支部、教师三级意识形态监控体系,各负其责,各尽其职,全力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在主题教育期间,通过全院教师会议、党总支委员会会议、党支部书记例会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明确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提出教学、科研、宣讲、自媒体发布等方面的纪律要求。以反面事例为镜鉴,教育引导全体教师树立斗争意识,增强斗争本领,敢于正面发声,共同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