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启智润心·铸魂育人”提升工程系列活动第14期暨“青蓝接力·研教筑基”青椒赋能活动第3期

发布时间:2025-10-16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10月12日19时,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腾讯会议平台,举办“启智润心·铸魂育人”提升工程系列活动第14期暨“青蓝接力·研教筑基”青椒赋能活动第3期。本次活动以“数字时代‘大思政课’实践创新”为核心主题,特邀教育部直属单位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迟明华主任担任主讲嘉宾,围绕思政平台的功能定位、应用场景与实践价值展开深入分享,为全院教师搭建数字技术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交流桥梁。

活动伊始,主讲嘉宾结合数字时代教育发展趋势,系统介绍当前思政平台的建设理念、核心模块与应用成效。从平台如何整合优质思政资源、搭建线上线下联动的实践场景,嘉宾通过案例演示与逻辑拆解,让在场教师对“数字赋能思政教育”有更具象、更深刻的认知,为后续教学实践与参赛创作提供了思路参考。

在交流环节中,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与参赛经历踊跃提问,问题聚焦于思政实践教学中的核心难点。嘉宾的回应紧扣“务实、精准、育人”三大关键词,引发全场共鸣。针对“以辽宁案例谈思政类实践参赛作品评价标准,思政课教师该如何发力”这一问题,嘉宾明确指出,思政实践参赛作品不必追求‘大而全’,而应坚持从‘小切口’入手。他进一步阐释,辽宁拥有丰富红色文化资源,教师在创作时可选取具体场景作为切入点,借助“小案例”折射“大主题”。评价作品的核心标准,最终要看“总体质量”,即案例是否契合思政目标、逻辑是否严密、能否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小切口让作品更有温度,高质量才能使思政育人落地生根。

1903C

本次活动的举办,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搭建思政平台应用与实践创新的交流平台,更通过聚焦实践难题的深度研讨,为数字时代“大思政课”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进一步强化全院教师“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的思政教育理念,为后续“大思政课”的创新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薛忠祥